《掌握习惯》第三定律

我总是羡慕能每天早晨自然醒的人。在生物钟的帮助下,他们的“到点自然醒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。每当我表示“这好难”,他们却说这很简单。

为什么同一件事,对他们很容易,对我却难如上天呢?

很简单,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。

习惯之所以能成为习惯,一定得是一件简单自然的事。谁不想偷懒呢。只有简单的事,我们才能轻松地重复下去。而如果是难事,一定望而却步了。

那他们是如何把一件事变简单的呢?

《掌握习惯》提了几个可以尝试的方向。

一,设计我们的环境,让好习惯的执行变得更加容易。我的朋友说,如果第二天早上有运动的计划,他会把运动衣裤摆在枕头边上,床边的水壶也已经灌满水,运动器材已经放在顺手可拿到的位置上。如此,他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可以很顺手地开始锻炼,无需匆匆忙忙再准备器械了。

反过来说,我们也可以设计环境,让坏习惯的重复变得困难。设想一下,如果你此刻想看电视,但是电视插头是拔掉的,电视遥控器的电池也还被关在抽屉里,那打开电视岂不是很麻烦?如果看电视是你想戒掉的坏习惯,不妨尝试在每次看电视之后把插头拔掉、把遥控器电池取下来。

除了物理环境,我们还可以设置我们的社会环境,即利用承诺机制/奥德修斯约定。在《荷马史诗》里,奥德修斯让水手们把他绑在船的桅杆上,以免自己受海妖歌手蛊惑。在今天,我们也可以借助身边人的力量把自己拴在正途上。比如,我们可以和别人组成accountable group,每天会议同步进度,防止自己拖延。

在今天,我们还可以利用科技把习惯更加自动化。我很喜欢苹果手机“自动化”的功能。有一段时间,每天早上,在第一首每天不重样的音乐过后,siri会告诉我今天的天气、日历事项,接着开始播放新闻广播。我在广播声里穿衣、洗脸刷牙,完全解放了双手。而这,只需要我用10分钟设置一次,它便可以在未来的每个早上,替我省下操作手机的时间,也避免了我操作手机时抵挡不住诱惑的情况。

二,拆分任务。如果,跑马拉松很难,那么,跑两分钟呢?穿上跑鞋呢?如果,每天阅读很难,那么,读两分钟呢?打开一本书呢?古话说,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那么,养成习惯,也可以从最小的习惯开始,从两分钟可达成的事情开始。比如,我正在尝试养成写作的习惯,写多少呢?我从两分钟开始。如果第一点“设计环境”执行得好的话,那么我第二天一早打开电脑看到的就是文档,我的目标,就是在文档上敲下第一行字。

请别担心,如果这是一项真正属于你的习惯,那么它一定是与你的内心召唤相符合的,所谓“两分钟”不是你每次行动的真正目标,而仅是你的习惯的启动机制。作者詹姆斯就有一位读者朋友,起先,他把“健身五分钟”作为自己的目标,每次一到点就离开健身房。但是几周过去,他的想法改变了,既然来了,为什么不多待一会儿呢?

在掌握习惯的路上,还有几件事,我们需要知道。

一,我们是有选择的。我们的每个选择会指向有后果。我们承担后果。

二,如果我们想掌握习惯,那么可以先专注于数量和频率。若因完美主义,畏于失败而难以开始,那岂非得不偿失?

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,也是我尝试写作的第一天。今天的读书笔记是关于《掌握习惯》的第三定律,总结了第11到14章的内容,也加上了我个人的理解和案例。至于它有没有用呢?且让我试一试吧。

初稿 2022年1月1日 Sat 23:40

用时 50min 字数 1286